2016年1月12日 星期二

20幾年的無奈與無力感

1.世間上最扯之事,於幾隻獼猴頸部掛上追蹤器在短時間內就知道壽山獼猴有43社群,族群量有1453隻,真是鬼扯蛋,因為這些數據純屬虛構。
2.為何一而再,再而三造假數據、造假社群編號、造假族群數量、抄襲資料及說了謊又再欺騙,難道這是生態界、學術圈之一貫技倆。

3.於幾隻獼猴頸部掛上追蹤器就能瞭解習性、行為或社會結構嗎?只是走來走去對人類有所幫助嗎?這是虐待狂的行為而把野生動物當作賺錢或斂財的工具,毫無人性可言。
幫動物掛戴追蹤器,是研究追蹤野生動物活動範圍、移動路徑非常廣泛使用的研究工具,從過去僅使用無線電收發訊號,到現在增加了GPS,可以設定每天定時定位野生動物的所在位置,即可描繪出每天裝戴追蹤器個體的移動軌跡。
不用人力每天耗時追蹤,又能輕鬆取得更為精確的科學數據資料,看起來很厲害好棒棒,那為什麼我要在這裡為了獼猴被裝設追蹤器窮緊張?
2006年我第一次看到舊型的無線電追蹤器,利用無線電訊號的強弱來判斷目標的所在位置,當時裝設了3隻雌猴2隻雄猴,其中隻雄猴在2006811日就已被發現死亡在樹叢中,另一隻雄猴也於2007年失蹤。到了20072月發現其中一隻雌猴開始明顯有反覆拔毛的情況。
他們說,被裝設的雌猴有產下子代,應是適應良好,所以這三隻雌猴就戴著追蹤器過生活,其中2隻雌猴到死都裝著追蹤器,醜次女直到20149月才得以拆除。
2013年開始,又開始替獼猴裝設新型的追蹤器,號稱電池沒電時即可自動脫落(2014年籌備處聲明稿:http://goo.gl/8Z53ea),可是到了20147月,被裝設的獼猴皮膚潰爛才進行拆除時發現,自動脫落的裝置早已彈開,追蹤器項圈卻沒有脫落(拆除過程側拍影片:https://youtu.be/t3onjeGMjm0),這難道不是說明在裝設前根本沒有做過測試,就直接裝設於保育類野生動物身上。
2016年,追蹤器又捲土重來。
一次又一次,我們除了追蹤記錄獼猴的身體狀況外,什麼都不能做,一次又一次,非得到了性命攸關的時候才會有人關注。
你當然可以說我是理盲濫情,拿著過去的事情窮追猛打,只是又有誰會去檢討這樣的學術研究是否必須?
在研究活動範圍以前,你可曾了解過他們的移動行為?
臺灣獼猴社群在外出覓食時會有分散成小組行動的狀況,(日本獼猴也有文獻提出日本獼猴社群也有類似的移動模式: Jacobs, A. (2010). Group cohesiveness during collective movements: Travelling apart together.Behavioural Processes, 84(3), 678–680.)那麼一個社群中,只針對單一個體裝上追蹤器所描述的活動範圍會是準確的活動範圍嗎?這樣的研究數據可以代表整個獼猴社群的活動嗎?
不論身為研究者或是相關單位的決策者,在對該物種進行研究調查時應當對該物種有相當程度的了解,一份計畫案的價值是為了將來提供相關學術研究、相關單位應用管理可以參考,可是若是連該物種的社會結構、移動模式都不甚了解,那麼所做出的研究成果不但傷害、干擾了野生動物,更令人想問價值何在?
※照片為2014年雄猴被裝設追蹤器頸部潰爛之截圖(原始影片連結:http://youtu.be/zDgN24mqalI)
※※北極熊也發生過掛戴追蹤器頸部受傷的事件:http://ca.ntdtv.com/xtr/b5/2015/11/25/a1237767.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