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18日 星期四

轉貼 蔡昀原 和 Mei Ching Hsu 之心得文

轉貼 蔡昀原  Mei Ching Hsu 之心得文
「咻~~」
一道火光伴隨破風的刺耳聲響,從我身後筆直地射向樹林裡的猴群,在短促爆炸聲響後,大型的沖天炮在林中爆開,濃煙以及煙硝味因為逆風向我飄來,驚恐的台灣獼猴們四處逃竄;然而,就在幾秒鐘前,我最先看到的是一隻公猴所發出的警戒聲,猴群在示警訊號發出的瞬間,快速地往該公猴的身後移動,這樣的戒心以及默契似乎顯示這不是第一次,也不是第一次人猴之間失去信任;轉過頭,是幾位剛從登山步道下山的老年人聚集在壽山動物園停車場盡頭擺攤的水果攤車處,該處也是猴群常聚集的地點,而一位身穿紅衣的老年人,手上還拿著用來發射沖天炮的棍子,遠遠看過去似乎還跟幾天前用彈弓威嚇獼猴的老者有幾分神似,還得意地訕笑,隨後與同行友人揚長而去。
這一幕的發生,前後不過短短約十秒,但是這十秒的場景卻在我心中不斷反覆出現,因為和諧瞬間灰飛煙滅的反差感,讓我感到非常的焦慮與不安,另一方面也是因為看不到和平與尊重以及身為靈長類之首的謙卑。
台灣獼猴是台灣的特有種,但是獼猴們並未隨著時代與社會的進步而得到更多實質的權益與保護,甚至還不時有獼猴遭攻擊甚至毒殺的情況,而電視媒體甚至教育體系中也時常散布著斷章取義以及扭曲的資訊,讓人們沒有足夠而且正確的機會建立與野生動物間和平共處之道,更因為棲地重疊與棲地破碎所衍生的紛爭被過度放大,而忽略了動物保護背後的意涵。
回想起在中山大學讀碩士班與台灣獼猴發生的邂逅與點點滴滴,讓我更知道該如何與大自然和平共處;第一次與猴子們近距離接觸,是在宿舍所發生的,由於室內空氣不流通,於是就讓門開著,一隻離群公猴就這樣無聲無息地從我背後把室友放在桌上的香蕉拿走,坐在門外的階梯上熟練地把塑膠袋與果皮撥開,優雅地享受果肉,不吵也不鬧,享用完也是優雅地「走猴」,只差沒有把垃圾丟到垃圾桶而已。

之後因緣際會參加了 台灣獼猴吱吱黨 的活動,在發言人,同時也是中山大學博士生— 林美美 的引領下,推翻了我原本對台灣獼猴的刻板印象,例如:台灣獼猴的社會結構是以雌性為主、食性以及各種行為代表的意義,這些應該是高雄市民常識的知識,在這以前卻從來沒人教過我,讓我感到慚愧又生氣;但是隨著一次又一次與獼猴的交流,我感到非常滿足與自豪,相信我,真正來上過一課就會有深刻的體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