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22日 星期二

轉貼Lo Chu之心得文

轉貼Lo Chu之心得文
獼猴是我的家人,請不要抱持嬉戲、遊憩的心情來到獼猴團,我可以失去一個團員,卻不能失去任何一點家人對我的信任。
恭喜 台灣獼猴吱吱黨黨慶,換頭像一起慶祝。
還欠一篇心得,在拖稿屆滿一年之前,待我慢慢補上。
剛開始在網路注意到林美美跟獼猴團,應該是因為破四弟抱貓的新聞。那時我正在上APA社團法人中華民國保護動物協會的講師培育課程。
從喜歡動物、認識動物訓練師、遇到虎皮、為了牠認真考慮去國外念動物行為...一路一直到上了APA的課程,讓我思考最多的已經不再是品種或飼料迷思,漸漸變成如何讓對動物的友善自然散佈在身邊。
簡單來說,我喜歡狗,除了對身邊出現的狗友善以外,我也希望我跟虎皮會讓其他人喜歡狗;
我喜歡小孩,除了對身邊出現的小孩友善以外,我也希望我跟小孩會讓其他人喜歡小孩。
而在APA的課程則教我這些理念如何跟現實接軌,我第一次遇到手握這麼多資源而且仍堅持理念經營的動物保護組織,尤其是他們認真參與公聽會、督促修法或是討論現行法令的認真模樣。
在這時候我看著破四弟抱貓的新聞,看到美美努力捍衛獼猴跟網友筆戰,還點出當地的流浪貓問題,在這些新聞的討論下面,我看到愛貓的人不加考慮地說要殺掉獼猴。
我很驚訝,貓是命,獼猴不是嗎?何況台灣獼猴還是保育類動物!
又拜了一下google大神,我對美美跟獼猴充滿興趣,就在臉書追蹤起她的公開發文。
關注越來越久,看著她帶的獼猴團的照片,我心想我一定要去現場看看!在子桓論文丟出去剛畢業、兵單還沒來的時候,我看準雙十的獼猴團,邀了朋友就一起衝下去。
讓獼猴主動靠近的第一步:坐下。
美美認真解說獼猴的肢體動作和表情,只要弄懂就能避免表錯情、起衝突。這,跟與狗相處是一樣的道理啊。
雖然那時開始知道露齒是威嚇,但後來看照片,太多時間我太感動,傻笑大笑不止,還好猴子不跟我計較。
同團有幾位很明顯不喜歡獼猴、只喜歡攝影的大哥。他們問的問題現實又尖銳。例如獼猴花了多久時間才願意親近美美跟林老師?
獼猴花多少時間族群數量會倍增?(不會倍增,食物空間沒有這麼滋養)
然後跟著美美的腳步,走到照片中這片空地,這時來來去去的獼猴群已經漸漸接受我們這群訪客了。母猴子很放鬆、讓幼猴在旁邊嬉戲,牠們的叫聲跟大小跟貓咪如此相近,追逐起來滿地滿樹的非常歡樂。成年的個體則在旁邊約會、交配、偶爾過來調查一下我們的配件...
被獼猴爬到身上的那幾分鐘像電影一樣,忘都忘不掉。一邊心想,要不是是美美跟林老師帶團,獼猴相信他們,順便相信了我們。
母獼猴很重,牠們的手比我體溫略高。沒什麼味道,毛皮很乾淨。
台北太遠了,不然真想每個月都去看看牠們。
回來之後我很難靜下心寫心得,其實在很多方面我超級擔心美美,她年輕熱心又衝動,屢屢為了獼猴跟公家機關交手。而接觸獼猴確實是違反了現行的法令,但是那法律是為了保護動物/人而訂的,當人與獼猴相處如此自然和平的時候再拿出不能接觸的規定來說嘴,是多愚蠢僵化的事情!
另一方面我好擔心,這麼立意良善的解說登山團如果來了一兩個有心人士用力蒐證,或是蓄意在活動中近距離激怒獼猴...
最後我得說,我不推薦獼猴團給任何人。獼猴不是馬戲團或是動物園的動物,牠不是為了娛樂我們而存在的。
這個活動是一個能夠近距離看到台灣獼猴、聽到專業導覽介紹獼猴生態的活動,導覽有多專業?她們有製作猴口名簿,哪群的誰生了小猴子她們都答得出來,出現橫死的獼猴屍體時他們也能一眼認出是誰。他們是很認真在陪伴觀察台灣獼猴的一群人。
請不要抱著去玩或摸猴子的心情參加。
但能被台灣獼猴踩到頭上,是我們的榮幸 =w=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